我们在行动

评分:
6.0 还行

原名:我们在行动又名:

分类:真人秀 /  中国大陆  2018 

简介: 《我们在行动》是由东方卫视联合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中国社区扶贫联盟等非营利性

更新时间:2018-05-25

我们在行动影评:《我们在行动》第一季收官:百日光阴,万里行程,穿越六省


文|珞思(珞思影视研究组)
以身体力行寻找田埂大山中的瑰宝,用赤子之心致敬砥砺前行的初心,让幸福和微笑,绽放在每张朴实的面孔上。
不知不觉间,由东方卫视、易居中国、新浪微博联合出品的全国首档精准扶贫公益纪实节目——易居乐农《我们在行动》,已经走完了六站扶贫行动。昨晚播出的第十三期收官特别节目,《我们在行动》在回顾中致敬,向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授予“脱贫攻坚践行者”的荣誉。他们中,有坚守传承的匠人,有奋战一线的干部,有毅然挥别城市回到家乡的年轻建设者,也有一辈子都在为家乡发展呕心沥血的八旬老支书……
当然,更让观众动容的感受叫作“改变”。百日光阴,万里行程,穿越六省。之前十二期节目,29位公益大使联手助阵,成功举办了六场订货会,面向市场总销售额高达1460万,更在播出过后对当地持续发生积极的推动和影响。节目努力完成的,不仅是六场艰难的扶贫任务,更为这些贫困山区的人们送去了力量、梦想和希望。



作为一档公益节目,我们本不该用收视率的高低来评判这档满怀社会责任的创新综艺,但自开播起来,《我们在行动》不但连续十三期稳居同时段电视节目第一,而且豆瓣评分达到8.0的优异水准。
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宣传、助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在行动》以真诚、朴实的创作播撒着扶贫攻坚的电视力量。从寒冬到初夏,一抹惊艳的“绿色”,已经显露出勃勃生机。而那些令人难忘的面孔,注定会成为这场“国家行动”中温暖而坚定的榜样力量。



再艰苦的环境里,
都不缺迎难而上努力生长的“小草”
从关中寒冬的迎风踏雪、云南山间的艰难跋涉、岭南梯田上的默默耕耘,到贵北蜂谷的细心探寻、京北燕山下的纵情疾驰,再到青藏高原上的放声高唱……《我们在行动》从冬到春,历经一系列艰苦考验,用纪实手法充分嫁接媒体人善于挖掘人物、细节和故事的功底,生动记录从精准入户、到产品研发、到定货推广、到社区推广的脱贫历程,让观众记住了许多奋战在扶贫攻坚第一线上的伟岸身影。



陕西刘卓村手工挂面订货会圆满成功
在陕西刘卓村,这里始于明末清初祖传的刘卓传统手工挂面,曾有70%的人从事此业,如今就只剩五六户人,其中就包括存在听力障碍的张鹏翔。公益大使孙冕为他送去助听器,他在感动之余却说,“孙老师,我是一个强者不是一个弱者,再来时不要费什么心。”患小儿麻痹症却坚持创业的村民张峰,同样让人心生敬意。凌潇肃感言,“他们没有因为贫穷而不勤劳,在这里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此次来到收官特别节目,两位师傅特别向主持人陈蓉送上自家产的甜瓜,似乎寓意着他们越来越甜的生活:“变化很大,全国各地都有人买我们的面”。之前倒闭了的挂面厂,如今重新启动,参与生产的村民达到60多户,“你们一来,证实了我们的面做得很好,觉得我们像在做梦”“今天做,明天卖,后天就富裕了”……



上海遵义两地连线,首辟双向订货会推广扶贫产业
人称“歪哥”的贵州遵义务川县官学村养蜂带头人邹华,也和村支书邓贵东一起讲述了节目播出之后的家乡巨变。当地的土特产灰豆腐果和百花蜜销路不愁了,村民们看到了希望,现在规模不断扩大,灰豆腐果厂的选址已经完成,即将迈上产业化道路。习得科学养蜂方法、悉心钻研自身品牌的“歪哥”,接下来就是和村民们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公益大使广西地灵村推广红糯米
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地灵村84岁的老支书吴祖崇,一生都在致力于红糯米的推广,哪怕收效甚微也不言放弃。有着千年历史传承、凝聚军民鱼水情的红糯米经节目推广之后,去年的和今年的全部卖完了。吴祖崇老人激动地说,“现在到处的客商都来订货,变化很大,群众对你们精准扶贫感到非常高兴。”
都说“扶贫先扶志,脱贫先立勤”,在许多贫困山区,因为信息闭塞、观念落后,脱贫的内生动力缺乏。不过,出现在《我们在行动》的这些典型人物,他们乐观进取、坚强不屈,就像沙砾堆里长出的小草,激励着更多人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勇气。



残缺全家福刺痛人心,
年轻的建设者们正在“回流”
通过《我们在行动》的镜头,贫困山区所暴露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令人心痛: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青壮年劳动力严重流失……这些情况,更多发生在那些交通闭塞、地处偏远的地方。



河北十七道沟村,收获最感动旅程
非常让人不解的是河北承德十七道沟村,这个距离北京不到200公里的村子,交通发达、环境便利,怎会如此贫困?原来,正是因为交通方便,年轻人纷纷进了城,公益大使潘石屹为村民拍摄全家福,发现一张张都是“残缺的”。老人和孩子泪眼朦胧诉说着思念,刺痛了潘石屹的心。
结束这次录制后,潘石屹特别在微博上为一对老人发了寻人启示。这户人家儿子和儿媳离婚后,儿媳远嫁山东,接着儿子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如今,老爹爹得了血栓,身体很差,眼睛也看不清了,他们很想念儿子,希望对他说:不管你在外面赚不赚钱,成功不成功,无论如何回家看看吧,我们很孤独,孩子也很想念你。
本次收官特别节目,两位老人告诉全国观众一个喜讯:节目播出后,儿子联系上了,“等着过年就回来了”。受此情此景触动的,还有村里的赵海龙和武永丽夫妇,他们说,在外长期打工,其实一直也很担心父母的身体,“现在在外面打工也赚不了多少钱,如果老家的黑猪产业可以赚钱的话,我们也非常愿意回到十七道沟村。”
能够帮到一村人,哪怕只是一户人、一个人,都是节目的一份荣耀。早年外出做生意、事业有成之后依然放弃了城市舒适生活回乡经营养猪场的孙喜国夫妇说,“节目播出之后,很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和我们联系了,都想回来和我们共同参与养殖跑山黑猪。”



云南马鹿寨村,公益大使合力推广沃柑
这种回报家乡的赤子情怀,也在云南玉溪马鹿寨村站感动了众多观众。年轻的村主任方顺云,同样放弃了在大城市继续发展的机会回到家乡,希望用学到的先进经验帮助父老乡亲一起致富,他在工作当中收获了爱情,也感受到了成就别人的快乐。通过《我们在行动》的大力宣传,沃柑的销路不愁了,但是方顺云迅速发现了在爆发式增长中所暴露的服务管理短板,于是又开始埋头研究如何让当地沃柑产业发展地又快又好。
年轻血液的加入,助推着脱贫致富目标的更快实现。《我们在行动》所到之处,为这些年轻的梦想注入了强心针,通过立竿见影的效果给广大村民产生了积极的说服力,激发了他们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热情,点燃了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众人拾柴火焰高,
《我们在行动》践诺归来又出发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一直以来是习总书记心中的牵挂。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大山深处到棚户陋室,总书记一直行走在扶贫调研路上。从变“面上掌握”为“精准到人”,从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从变“固定受益”为“精准进退”,从提出“精准扶贫”到“六个精准”,做出了一系列深入阐释。
在这场举国关注的攻坚战役中,主流媒体不能缺位。东方卫视在全国率先推出精准扶贫节目《我们在行动》,积极探索了电视创作如何与“扶贫攻坚”这一国家重点战略有效结合的方式和方法。在有力、有效地宣传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过程中,迈出了堪称表率的、掷地有声的一步。
节目走过的六站,都因为他们的到来发生了显著变化:一度滞销的农产品供不应求了,名气和品牌打出去了,慕名而来的客商和买家络绎不绝,村民的积极性被极大调动。无形中,《我们在行动》这支年轻的团队和扶贫一线的干部们紧紧站在了一起,为这份伟大的事业注入了源源活力。



青海达尕羊村,最高难度扶贫,寻求文化经济共发展
奋战在青海达尕羊村扶贫攻坚第一线的三位年轻的扶贫干部表示, 在牦牛养殖的方式上,观念传统的村民以前心存抵触,但是《我们在行动》助农团队提出的谷饲和草饲,最后得到了村民的认可,他们终于知道,“我们养了祖祖辈辈的牦牛,原来还可以这么养,还可以这么快挣钱。”而这一切也进一步坚定了扶贫干部们的信心,只要大家凝心聚力,那么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收官之夜,最为温暖的一幕,出现在来自上海的两位八岁“小天使”邀请扶贫各站的小朋友们一起演唱《萤火虫》,纯净的歌声里饱含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暖心又感动。这两位小姑娘做了一个让大人们都意想不到的举动——看过节目之后,他们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了各个扶贫站点的产品,然后走上街头义卖,用赚来的钱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扶贫路上,你我协心。《我们在行动》第一季刚刚落幕,第二季又将启程,并向社会各界的爱心企业、公益大使发出诚挚邀请,共同参与到这场火热的公益行动。以电视播出为起点,《我们在行动》的星星之火正在焕发出燎原之势,更多人的加入,必将以众人拾柴的气势,将这把“火”烧得更温暖、更明亮,而美好的未来,也许就在前方不远处。

我们在行动的相关影评

  • 7.5分 高清

    萌动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3分 高清

    一封明信片

  • 4.6分 高清

    虚拟形象

  • 7.3分 高清

    在森崎书店的日子

  • 6.6分 高清

    浓汤歌剧

  • 4.9分 高清

    铁拳

下载电影就来比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比兔TV btutv/miuwa/xink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