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舞动

评分:
0.0 很差

原名:The Last Dance又名:篮球之神的霸气生涯(台) / 最后之舞 / 最后一舞

分类:纪录片 /  美国  2020 

简介: 1997 年秋天,迈克尔·乔丹和芝加哥公牛队开始了他们八年来第六个 NBA 总冠

更新时间:2020-06-06

最后的舞动影评:你弱的时候,坏人最多

严格定义上来说,这部十集的纪录片并不能叫纪录片,更像是《乔丹:和他的朋友们的采访合辑》。如果把摄影机偏移45°更能符合纪录片的属性。起码不是正襟危坐的状态,道出的话才显出是记录的形式,而不是备采。加上每一集都预设主题,自带立场,连选择采访对象的痕迹都太重。
虽然在每一个片段化的叙事时,只记录最精髓的部分,短小精悍,没有废话,没有过多的铺垫,直奔主题,是为了配合插叙的手法叙事,但不断地倒叙打乱时空,让观看感受很错乱。尤其不是跟着乔丹成长的观众,看得没有代入感,入戏太牵强。
唯一折服的是它的陈年能力,素材放置22年后才开箱。比起当代闹哄哄的成名15分钟机会,陈酿型的,越陈越香。也正体现了,竞技体育本身需要长期刻苦训练的实质。
这也是竞技体育的魅力。它是那样的生鲜活剥的上演,没有滤镜,没有NG了重来,没有乱剪辑,没有编剧,抠不了图。即使你有过丰富的赛场经验,对于每一场比赛它都充满未知。尤其是当奇迹在你眼皮底下发生时还严重地怀疑眼睛的高清度。它所呈现的画面是精彩而激烈的,同时也让人看到它背后的成长耗时所长,承受的压力自各儿体会,隐忍的痛苦是百般滋味。镜头前的快和镜头后的慢,是体育,也是人生。 看不见的,往往比看得见的,来得大。
比起哪些要助理鞍前马后、提鞋倒水、靠滤镜、博话题、炒热度、增曝光、带着闪亮标签、完美人设的明星。如果一定要选一种职业类型的人当偶像,积极正向的运动员更配,也更真实。至少最大牌的神,鞋带都是自己系的。
作为全球第二大主流运动-------篮球,一项既靠个人能力又依赖团队协作的独特色彩,它有太多值得喜欢的性格特色。而作为结合了体力加脑力劳动的职业,肤浅的人只看到他们的高薪,却忘了这项以职业篮球运动员为抬头的职业,它比从事体力劳动拿薪资的劳动者要有秒速读懂肢体代码的思维,比凭从事脑力劳动的职场者要有对抗高强度的体力。
当然,前提肯定是你的能力配得上你的工资。否则早晚,天会收了你。就以这一点来评定,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职业竞技运动员比哪些唱歌演戏的明星更值得高薪。人们会买一张门票去看喜欢的歌手演唱会,对于这个歌手本身来说是有利的,同一片声浪的欢呼声里歌者感受到的是支持、是感动,应该没有人会花钱去看讨厌的歌手唱歌。假使之后会有粉转路转黑,但大部分都是在网络世界里的耍流氓,不是直观迎面吹来。相比对一个职业运动员,他/她在一场人们买票进来观看的比赛里,加油和嘘声由同一片磁场传入他/她的频道,他/她能获得支持,但谩骂也是当面扑来的。演员有作品后推出去面向受众时,是有经纪公司包装的,连采访对答都演练过,对过稿。而一个球员在一场比赛中的镁光灯不亚于演员,当话筒递过来时,他/她们往往是生鲜而无所适从。
运动员比演员歌手更考验心态,也比演艺行业最适合去领会、体悟。它的起起伏伏短到只有几秒。会有喜欢、会有众矢之的,演员歌手这些明星要承受的他/她们一样不少,甚至比演艺人士承受的更多,尤其当运动员的名字前附上一个国家去参赛时,成与败都是巨大的考验。所以当看到一些运动员远离主旨,为哗众取宠去参加非本职运动主题的综艺、非公益节目、或退役后进入娱乐圈,营销的只有身份,说实话很可惜。为他/她们过往岁月里流过的汗水可惜。
及常人所及,及常人所不能及的人,我们叫强者。当强者接二三番成功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时,我们称之为神。
不知,初出看片子的朋友,是否也有这样的好奇。特别想知道乔丹作为篮球之神的养成记,他的日常是如何训练,又有哪些私人定制技巧。但聪明如美国人,对于独家秘方,人家不想开连锁店。
整部片子,除了能看到汗水、拼搏,还能读出空气里有‘血’的硝烟,有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职位等级、种族制度、职场霸凌、市场运作、游戏规则。但最让我记住的只有两句话。一句是亚当-肖华在第五集说的:“把体育内容当作文化来销售。”;还有就是第十集乔丹说的:“技术很重要...除了使用身体,我更学会了如何运用精神力量。”
一项激烈地运动比赛,当它的主体是男生时,即使你有男人好面子的脾性,你也要汲取教练在众多观众前对你的大声责骂;对手的垃圾话;对手对你的隔人劈扣时现场观众声浪的侵蚀;定点罚篮时全场的注目礼、你的情绪控制、对手观众的嘘声,当承受了这些种种心理活动后,再返回赛场里奋力地证明自己,没时间给你品味疼痛。这种赤裸的竞技,没有强心脏,你很难胜任。
它比西班牙斗牛中人与牛的搏斗蕴涵更多人文道德色彩,也一样要将技术和体力、柔美和勇猛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所以那些在竞技运动中取得荣耀的运动员备受人敬仰和崇拜是他/她们应得的,至少人家有真枪实弹。
也为哪些看了比赛后,意淫运动员的球迷叫个醒,如此雄性荷尔蒙爆表的运动,那些运动员怎么可能没有女朋友。你让他们每天都打铁吗。包括不断创作出流行作品的艺人,别忘了所有创作都源于自身生活。当然,你想装睡也没人能拦得住。
要理解一件事情总是要费一些力气的。你的朋友如果有人不费一点力气就可以样样精通的话,我相信你也不会很欣赏他。
不知道别人是如何去看待一场职业篮球比赛的,我是以职场的角度看。如果说一个公司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那么一场篮球比赛就是职场里的众生像。以至于常常想和那些抑郁的朋友讲:难过时,去看场职业篮球比赛吧。看完,或许能减轻点痛苦。如果看一场不能治愈,就看两场。
要问看完《最后一舞》的最大观影感受是什么?它让我想起山本耀司说过的一句话:“自己”这个东西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很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同样是职业篮球运动员,国外是等同于一个人高中或大学毕业后进入社会谋求一份生存的职业来定位,而我们更像是去参加国际大赛为国拿排名而做的栽培。这种现象存在于我国各项运动体系中。所以很多所谓有天赋的好苗子,从小就在体校的体制训练中养成。等到参赛时,又不乏很多评论者说:我们很多运动员的文化水平不高,理解能力不行。当时代的使命要他/她们承担时,后遗症也要他/她们一并咽下。
是体制的错吗,或许是意识的错。是一开始就没有把体育当做文化来教育。
直到现在很多家长,在孩子适学年龄到时,很舍得花费很多投资在孩子五花八门的兴趣班上。更舍得让孩子往艺术之路上培养。即使买一个学艺的工具很昂贵,吃艺术这碗饭很难养活自己,很多伟大的艺术家都是死后才成名,艺术能为你在孤独寂寞、心烦意乱时陶冶情操、治愈情绪...。反之一个篮球,应该比一个乐器器材便宜很多很多,也能为你有烦恼时,治愈心情,而且运动是你对大脑最好的投资,它能对情绪和专注力产生积极作用,保护大脑免受如抑郁、老年痴呆、失智症等疾病的侵袭,又有多少家长意识到往体育兴趣上培养呢。觉得做运动员太苦了,不希望孩子练得太苦,家里也不需要他/她靠打职业养家,体育运动员是吃青春饭的职业...。哪个行业不吃青春,人生有哪条路是不苦的。每名运动员和每位音乐家一样,都需要大量的练习,你必须练习才能变得更好。之所以把艺术和体育举例,本意不是表达谁好谁非。想要说的实质是:是父母的世界观里,藏着孩子的未来。还是家长的行为里,藏着孩子未来的世界观。
根据《2020年中国兴趣班行业分析报告》中调查显示,目前参与的兴趣班最多的是5-6岁儿童,而参加最多的是舞蹈兴趣班。以2017年的数据为,约占86.3%和88.6%。报告也显示了在教育部的儿童兴趣班参与情况表中,运动类占比不到35%。
再来看各国小学课程,我国小学课程设有的主要科目:语文、数学、英语(三年级及以上)、品德与生活、科学。附属科目:体育、音乐和美术、健康、法制。
美国:每天都会上的课除了语言艺术、数学、科学、社会学,还有一门是体育课,这门孩子们最爱的体育课每天都上四十分钟。每周还有一次美术课、音乐课、电脑课、两次第二外语西班牙语课。
英国:包含了玩、游戏、吃零食,学校没有专门的德育课程,德育实施的主渠道是各科教学。英国的教育秉承把素养教育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和目标,将这些道德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
韩国:裁量课是一门综合了音乐、美术、劳技等内容的课程,比较强调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意,包括电影欣赏、医学保健、折纸艺术、球类运动等。性教育也是裁量课中的一部分,一年级的时候,会让小朋友讨论男孩女孩有什么不同。课程中的‘生活’课特别多:快乐地生活、智慧地生活、合适地生活。
我们只是口号里喊:德智体美健康发展。实际从小学起就给你灌输学好数理化的生存之道,等老了再让你去广场里集结跳舞强身健体。所以在绝大部分的学校里,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是“坏”男生,体育变成学习成绩不好的代名词,只有读书不好的才爱好体育。就连很多父母的观念里:体育好不好没关系,语数英成绩占优就行。好像我们什么都教了,就没教小孩运动。
当然,人的嗜好各有不同。有些人搜集古钱或外国邮票,有些人喜欢刺绣,有些人则利用大部分的空间时间从事某种运动。如果我自己对马或宝石有兴趣,我也不能期望别人都和我一样。如果我看电视体育节目看得津津有味,就必须忍受有些人认为体育节目很无聊的事实。
可作为一个全新的生命,孩子对于这个世界是有好奇心的,如此瑰魅时刻,家长应该做的是平行引导。钢琴师能展示钢琴之美,钢琴师控制琴键的时候,可以通过这种语言,传达出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情感。篮球也可以将篮球精神通过视觉表现出来,通过不断去挣扎探索,让“人体乐器”这种表现篮球的艺术日臻完善。所以看国外,能培养出主业是银行分析师、设计师等,副业是竞技运动员的人才,而我们却是单一扁平化。也或许是小的时候没有全面的系统化思维培养,造成长大了也没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我看《最后一舞》,尤其是最后一集时,美职篮给我的视觉观感是,那些球员私生活再糜烂,但他的职业目标和职业定位是清晰明确且强烈的。不推崇反面教材,每个立体的事物要用辨证的角度去学习它优良的一面。再反观中职篮的比赛,相比是文明很多,与之相对应所展现出来的职业目标是模糊的,球员的思维格局真的差距很大。
如果一定要玩拆字游戏——职业篮球运动员,为什么不叫篮球职业运动员,或者运动员职业篮球。虽然每一个工种的表现手法不同,但职业的属性是一致的。很多球员只看到了作为运动员这个身份,却忘了这个代表人的名词前,先排有——职业两字。
目前国内的职业篮球运动员的养成记,基本就类似于半参军形式。不脱离体校专制,提供包吃包住,工作日常手不离球的训练,但到比赛场时却没有军人严谨坚守、执行力强的品质。
可能会有人说,你看不到他们平时刻苦的训练及付出。对,我们看不到你流过的汗水,但你在职场上呈现的精神面貌就是你展现给大家看到的。尤其是国际大赛时,可以概况成全年职业面貌一览表。你的思想决定你的行动。如同我们都会批评演员没演技一样。当你人比球红那一定不太对。
还有媒体、解说员,总喜欢用‘天赋’来称赞运动员。听多了,很让人怀疑‘天赋’的含金量,还不如研究黄金价格走势图。以职场学来说,最常听到一句话:以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还达不到比拼天赋的地步。中职篮真有那么多天赋型球员,我们就不会对现有的国家队越来越没底了。而努力,我想我们的语文也只学会了认字。
关于努力,我特别喜欢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的一段用对白来做的解释:
“你从来没有对人生感到恐惧过吗?”我试着问永泽兄
“当然对人生也曾经感觉害怕过。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我只是不愿意把那种事当成前提条件而已。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发挥百分之百的力气。想要的东西就拿,不想要的东西就不拿。这样活下去。如果不行的话,到时候再考虑。所谓不公平的社会反过来想的话也是能够发挥能力的社会。”
“这话听起来很任性自私”我说
“不过,我并不是抬头看着天空在等水果掉下来哟。我也做了相当多该做的努力。比你努力十倍左右。”
“这倒是。”我承认
“所以,有时候我环视整个世间觉得真厌倦。为什么这些家伙都不努力呢,为什么不努力却光会抱怨不公平呢?”
我吃惊地望着永泽兄的脸“在我眼里看来,世上的人都相当辛苦勤快地在工作啊,我的看法难道错了?”
“那不是努力,只是劳动而已。我所说的努力不是那种。所谓努力应该是更具有主体性、目的性的事。”
“例如你找外交公务员工作的事情解决之后,大家都放松时,你却开始学起西班牙语之类的吗?”
“是啊。我在明年春天之前要完全把西班牙语学好。英语、德语、法语已经学好了,意大利语也大致还可以。这种事情不努力行吗?”
以目前国内职业篮球运动员的程度,大部分只能算是勤奋。真要讲努力,当临场转换锋线时能应对自如,能攻能防稳定的又有几个全面型人才呢。以现在基本每只球队都有外教、外援的框架体系,也相当于一个职场外企的组织架构,又有几个球员能和这些外教、外援脱离翻译能用英语进行交流。
看到网上会有人评论,诸如:美国高中的篮球运动员,本质上只是属于业余型或半职业的篮球运动员。你当然可以说美国的高中联赛也是很正规的,应该可以算是职业球员吧,然而事实上那就是非职业或半职业的体育联盟,只是水平高。这样的言论,和毕业求职没有名校学历的普通学生,如何在竞争力大的985、211或外国常青藤名校毕业生中获得应聘机会?本质是一样的。
我们要承认,能考进名校,首先意味着学习能力、态度和基础综合素质会明显强于非名校毕业生。但名校所代表的标签总是有时效性的,时效一过,是兜底还是实力,在职场这场持久战中,你需要从长计议,而不是一受挫连野心都丢了。学历是很重要,跑不跑得起来还是要看能力。眼下你未能赢在起点,既然你有敢梦敢当的雄心,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与规划,调整好心态去面对现实的残酷激烈竞争。没有受到环境熏陶的普通学历者来说,我们若想追赶上差距,真的就要对自己有高标准严要求。虽然野路子出身,能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实现弯道超车,但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要让自我的能力和修养同样提升,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贵在坚持。
不管什么时候,请将注意力放在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上,害怕竞争的人已经输给了对手。竞争,其实就是一种友谊,在对手的帮助下提高你的聪明度,在竞争中提炼出养分,壮大自己,才值钱。竞争的目的不是要战胜别人,而是自己要越来越强。
其实,国内的职业篮球运动员,比起很多学校毕业要踏入社会的青年要幸运很多。当你们的同龄人还在为住城中村还是单间、叫外卖还是带饭、挤上下班高峰交通发愁时,你们有公司给提供吃住,有训练服、球鞋提供(虽然有商业成分),甚至去客场比赛出行、住宿都不用操心。而职场中的青年人除非升到部门总经理职位出差时才有秘书落实吃住行。同样的职业路径,不用操心一地鸡毛的琐碎,你们只需要做的仅是把球打好。
也或许在体校,会有欺凌、孤立、从众的现象。到了职业队,可能也还残存这些现象的灰烬。这些都需要你变强,你的内心觉醒,才能不盲目从众。就像普罗大众的职场也有新人入职被打压,会被放养一段时间,即使到了成熟期也会遇到职场专制现象。只有不‘认命’才能实现职场突围。我们改变不了大环境,那能不能在成年的年龄进行自我改观,改变我能改变的。
当你们进入国家队代国参赛,和职场中的我们一样。为公司新接的大项目,抽调各部门专业人才,根据项目临时组团,为成功完全项目目标提供自我优势是同等性质。
老板花钱请你来是干嘛的?问题都是领导在想办法解决,坑都是领导填,你干嘛去了?你不应该把一件无法解决的事情告诉领导,然后期望他给你想办法,你应该自己把办法想好,然后请求领导的批准。你要让老板做选择题,而不是填空题。因为这个过程就是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你能够解决的问题难度等级越高,价值越大,你在公司的地位就会越稳固。这和教练布置战术,真正执行的是球员没差。
你们幸运的还有联盟给你们创造氛围,请有NBA经验的外援来给你们陪练。想去职业梦想的摇篮前,请先把对方同锋线上的外援对手干倒。偷师学艺掌握不了,连站在你家门口的桩也清扫不动,又凭什么去别人家呢。还是你只考虑,拿多少钱干多少活,外援挣得多脏活累活多干点是应该的,你只负责喝茶养老。
多数职场人会觉得自己的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明明做了很多的工作,可是收入却不高,升职加薪的机会也总不会落到自己头上,说到底,这其实就是你的职位可替代性高,不是稀缺资源。社畜走进职场,随着工作年限慢慢积累,从菜鸟熬成老鸟。你是有十年工作经验呢,还是把一年的工作经验用了十年?
在《异类》这本书里提到的理论:只有当你刻意去学习,不停从自己的舒适区跳出来,忍受一种痛苦和煎熬,改变了自己以后,你付出的时间才是算数的。
八小时工作制的时间里,大家都是在做本职工作。八小时以外的付出决定你的成就。体制的培养,训练出来的也许是单一化的你,但在有认知思维的成年世界进行自我内化重塑只能靠自己。多看几本前人智慧的经典书籍,比刷微博、玩抖音、录直播、戏手游来得有益处。这些应运而生的品牌,你反复消费它,你就成了它的信徒。
大概会有人说,这些娱乐只是生活的调味剂,是枯燥训练后的快乐。实际上,快乐是有不同层级的。
最低级的快乐,是短时间内给你快感和愉悦感,让你爽,仅此而已。大部分消费性娱乐,都属于这一级。不约炮会死吗。
高一级的快乐,是给你长期稳定的满足和归属感。它会使你的幸福曲线平稳上升,让你感到每一天都有所收获,有受益,是充实的,没有虚度。比如:学习和成长,一份满意的事业,一个温馨的家庭,一个明确且稳定前行的目标。就好比国人常说姚明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很好。但我更想说的是,他恐怕是国内职业篮球运动员里鲜少读过中国四大名著的人,从他的对答谈吐能看出是个有墨水的人。
最高层级的快乐,是给你成就感和自我实现,创造。举个例子:A青年喜欢打王者荣耀,从游戏娱乐中获得快乐、成就感。他的朋友B青年,通过游戏成为职业联赛的学员,月入过万,很快乐。B青年的朋友C青年也喜欢玩王者荣耀,但是人家是职业联赛的人,靠打游戏年入百万,开游戏公司,通过游戏建立自己的团队,制定并且培训大量学员,有谋略,有对策。
如果你喜欢某种爱好,试着不要只是‘玩’。不要只是消费,要创造。我常在想,是不是比起俱乐部每天安排的技能训练,我们的球员更需要上的课程是如何构建自己的系统思维体系。技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但思维格局的健全,真的只能靠自己完善。
就如球发给谁、什么时候传球、用哪个假动作、落后后如何稳住不慌一分分吃回来、是自己上篮还是给队友暴扣点燃现场涨士气进而促使对手气虚、就连教练每次叫的暂停,这些都考验着球员的思维体系。如果你只想着自己的得分,自己的名场面,每次比赛都靠外在的鼓舞,靠教练在场边不停的咆哮,球凭什么让你赢。
由衷希望我们自己的职业球员,能成长的不仅只是球技,那些被遗忘的精神同样是球赛的制胜根本。
乔丹让人们认识了篮球,他表达更多的是篮球就是篮球。而科比让受众认识了篮球文化,科比告诉你篮球不止是篮球。“把体育内容当作文化来销售。”这句话,把它诠释的最好的是科比。他用在球场上身体受创后坚强的精神让你打心底敬佩。他用行动实践了达尔文学说:设定长期目标,每天一点点微小改变只要时间足够就可以造成巨大的变化。
他说的每一句金句都在篮球场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也因了他表现,这种篮球精神迅速在全球蔓延,才能把曼巴精神当文化来销售。“一个人的成功可以把一个产业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让NBA的形象大踏步前进,塑造了世界对NBA的看法,体育在全球范围的文化影响迅速提升。从此以后,炫酷的不只有音乐,流行的不只有美国时尚,出售的是美式内容,载体是一位特别帅气、成功的球员。人人都想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是啊,你看现在全球的商业不都跟文化攀关系吗。鸡汤学、综艺体、情感交流、广告文案,所有的资本商业体系都用文化来转化,变得接地气、贴生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易于接受及普及。因为思想的改变靠文化。
就连科比退役后成立多媒体工作室制作篮球影片,和出版社合作围绕运动员的成长经历出版图书,颇有点让我想到鲁迅弃医从文的味道,利用最宽泛的传播途径把体育内容当文化来销售,万变不离体育的主旨,激活大众的意识思维。把体育带到了人文主义阶层。
再反观我们国内,虽然我们自己的联赛没有NBA级别的台阶,我们也必须承认美国是强国。但好歹我大天朝的社交平台也是可以和墙外媲美的,可惜国内却不会利用好资源,只会助国外一臂之力。不是让资本入侵得无处不在,就是助外援在国内割韭菜。更雷人的,社交平台是我们的,同一条国民励志新闻,咱们的球星在自己的主流平台发和NBA球星跑来发,点赞数连NBA人的零头都达不到。如果不是商业价值,这号是NBA本人开还是代理经纪团队打理我都怀疑。什么时候我们已变成被别人偶尔的临幸欣喜若狂到奔走相告。真可怜!把自己的地都给刨了,还鼓掌。
也更让我认清了,网络的世界,没有什么事物能无缘无故的火起来,除非有人在背后操盘。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背后一套营销理念。
大环境不助力嘛,咱们能不能靠自己挣口气啊。好几个国内主流平台上的体育官方号内容做得极差。除了只会发土味鸡汤,就只剩鸡汤。明明是个官方体育文化号,整得和八卦娱乐垃圾站一样。国内主流娱乐媒体的官方号都搞小清新文学、综艺职场论,把行业的不同表现形式转化为更贴近民生生活的通俗社会现象来营销,从而更快速的取得认同,引起共情,提高用户粘性。而咱们的篮球号,个人营销号就不说了,那个篮球前加国名的,真的,简直是球员资讯回收站,回收也就算了编辑表达能力都是以国家之名行使私人之私的言论。还跑去和娱乐圈明星沾亲带故,要么引导粉丝关注私人趣味号。
如果作为一个官方社交平台,编辑讯息文案能力没有、视频剪辑能力没有、海报设计能力欠缺,引导的粉丝对话不是为了交流,而是为了赢,实在想不出这个官方平台存在的意义。更无语的,也不知是不是为了引起存在感,贴子的评论清一色都是同一批人在跟着山鸡学狗叫。假如为了做产品推广,不分好坏,只要吸引到流量就算作好事件,是为出圈助推一把,所以人为操盘做出来。这.....请怪我没有价值认同感。要说一个官方社交账号的影响力有多大,不是看粉丝数量,这年头粉丝数都是靠花钱刷水军,真正的影响力是看被什么人关注。有影响力的人都关注了你,你发的却是低质量内容,成熟的生态网络社交平台却做不出实质的营销推广,多可惜啊!
一个国字号篮球栏目官方微博,应该为联赛做好内容的二次传播,提高联赛的流量复用效率。CBA比赛时在主流视频平台内,瞬时沟通互动性强,但单个粉丝很难被照顾到,精细化的客户及口碑运营的功夫设计也必须在直播外。从而才能确保长期的联赛品牌粉丝群体运营,毕竟当代真正的互动舆论战场还是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
看《最后一舞》,镜头多次扫到很多大人带小孩去现场感受篮球文化,人家的比赛,观众是水泄不通的。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的联赛现场观众是‘疏密有度’。大家都知道电影在家里看和去电影院看效果感受是不同的,球赛也一样。我们的球队数量、比赛的场次都逐步的增加了,相对的上座率却越来越低迷。即使是和娱乐沾边的全明星赛,别说是去现场,通过平台转播如果没有喜欢的球员我都看不下去。花钱请七八线艺人来录音再到现场对口型的假唱环节拜托可以取消了吧,还不如请杂技团或魔术师来个现场秀更实在,再不行仅是带动现场高潮改个花式秀球街舞都比对口型有看头。
整个品牌建设及流量转化的链路搭建不完整。内外领域不分明,两个不同的传播场,实现不了长期运营循环。
真想给中职篮提个建议,咱们除了从大学输送球员外,能不能也从大学招几个学过商业、设计、营销、市场运营的人才啊。再不行从电视台挖几个会搞网络运营的人也行啊。引进外援提高联赛观赏度的同时,也学学“一带一路”理念。别成了别人盘子里的韭菜炒鸡蛋,还帮磨刀。球员不能速成,这搞商业运营的可以是现成的吧。
主流体制已经逐渐在改变用工业化流水线方式造人,但主流平台没有观众、没有转化、没有销量。粉丝利用率低,留存小,销量差。中国的篮球要改革的不止是球本身,还有球外一系列运营模式,如何突破圈层,成为全民喜闻乐见的产品,别只学了形式,没有内容。我们不能只做拿来主义啊。
我们的冰球才呱呱坠地,我们的棒球鲜有问津,高尔夫在中国属于上流运动,足球已经没落到靠归化。篮球也不知道还能不能争气。虽然我们的体育离全方位覆盖到教育还需要各界人士,在历史前进的道路上一步步推进。虽然我们的体育商业化经济实体健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谓不公平的社会反过来想的话也是能够发挥能力的社会。
人生苦短,只来走这一遭。所以要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要做最有价值的事。首先就要弄清楚,什么对你来说是最有价值的,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就是尽可能地培养,自己的品质。摈弃你身上所有不值得推崇的。如果你足够幸运,也足够认真改正缺点,那幸福总会降临的,只是时间早晚而已,这便是生活赋予我们最好的礼物。也许在一些悲伤的时刻,或是令人绝望的糟糕时刻,你不断培养出的坚强品格和追求卓越的习惯,会让你拥有坚韧不拔的品质,让你不在低潮中沉沦,并且成为在危机时刻,可依靠的人。你能通过自己的行动向他们证明,坚强的内心,可以帮你度过难关。所以最理想的情况是:把这种强大,化为自己的目标,把这样的概念内化于心。这是一段心理学教授Jordan Peterson在访谈中的对话。而我在职业篮球比赛时,能读懂。
去看看那些打了十年篮球的职业运动员的脚,他们的脚都被损坏了。因为他们的鞋太紧了,他们把鞋带绑得特别紧,因为他们需要如此。他们一直如此,参加所有的训练和比赛,他们的脚开始变形,并且损坏,有时甚至会永久受伤。为了对得起身体里受损的伤,请能努力打球时努力吧。
曾为耐克设计过多款著名的air jordan 创新型运动鞋的鞋履设计师,同时也是一位建筑师、田径运动员的汀克·哈特菲尔德说过:“你必须欣赏世界上的风景,然后想‘我要去解决一些问题了,我可以把一些元素加到设计里,把它们混合到一起,冒一点险,做几个假设,然后把它们结合到一起’。这份工作也有它的不足,但是,如果你既不热爱你的工作,也不对之嗤之以鼻,那说明你做的还不够多。”

最后的舞动的相关影评

最后的舞动
Jasonsun •
  • 6.8分 高清

    海岸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7.8分 高清

    我为勾勾狂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下载电影就来比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比兔TV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