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追凶

评分:
6.0 还行

原名:La ragazza nella nebbia又名:雾中少女 / 雾中的女孩 / The Girl in the Fog

分类:悬疑 / 惊悚 / 犯罪 /  意大利   2017 

简介: 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小镇上,大雾引发了一场交通事故,失事司机就是前来调查少女失踪案的

更新时间:2018-10-08

迷雾追凶影评:活着是唯一的生命真相

评分:7
关键词:虚荣是魔鬼的原罪;
1,高开低走;
起承部分-上半部,创造力惊人;转合部分-下半部,明显力不从心.整体来说,就是调儿起高了.这一点比较犯中国人的忌讳,有能耐还要沉住气,压场子的活儿要留在最后,一上来就兜根兜底的,最后只有倒霉了,这一看就是年轻导演办的事.
结构上,本片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利用媒体去推进刑侦,这个逻辑本身是个嘲讽.这样断案,最后找到的一定是公众想要的凶手,而不是真正的凶手.这是个有趣的隐喻--媒体主导正义,这个时代没有真相,只有大家想要的真相.
2,底子是文艺机制的品质决定;
一幅画,甭管好赖,落款标一张大千,那就是好画.本片恰好相反,没能有一个好底,是对整个电影品质感的削弱.开始我还在想,一上来就这么猛烈的戏剧张力,棋盘摆满,最后怎么兜底呢?到了一看,就是创作者没沉住气.甚至还没到合的部分,转的部分就已经有气无力.反转也好,闭合也好,底子应为结构升华用.像本片一样,结尾忙于剧情填坑,兜不住之前铺陈这么宏大的故事附加值.
3,前半部文学,后半部电影;
本片在语言设计上非常讲究,文学性过于强,以至于影视画面感有点跟不上.一般而言,好莱坞出品会有很强的文学倾向,尤其是在悬疑题材上,他们很愿意用人性给罪恶上色--美术上的场景布置,文字上的语言设计,以及烘托氛围的音乐辅助,总能多多少少看到经典文学的影子.但是,像本片这样,影视辅佐文学,电影结构即剧作结构,能不能行得通不好说,起码本片难言成功.
4,文学与电影的故事界限;
这个问题很大,讨论仅围绕本片展开.文字艺术的魅力,在于想象力就是生命力,同样一个文字构建的场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领悟.电影不同,一个画面就是一个画面,它只能发挥文学非常有限的价值空间,故事附加值太高,电影接不住.所以,文学改编电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舍得删.这也是为什么电影市场会出现反复改编同一部文学作品的现象.
画面比文字要感官直接,通过结构营造的剧情曲折也终归范围有限.像本片一样工于心计的故事设计,其实不存在电影发生的可能.本片赋予故事的局部太多附加值--就是那部分多余的文学性,不符合电影的直接.一个凶杀故事,弄得政治性十足.用政治断案,在电影故事与文学寓意的衔接上,很不自然.寓意比故事还要大,这是荧幕层面的不合适,中国风水才会考虑画面的寓意.
5,饭碗面前,没有真理;
我们靠什么生活?在生活面前,活着就是生命的真相,怎么活着是次要的;在市场经济面前,金钱是唯一的真理,怎么挣钱是次要的.具体而言,对于警察来说,抓到人就是真理,拿了政府的钱,迫于舆论的压力,如果时间到了还没找到真凶,那么嫌疑人就是真凶.所以对警察而言,没有嫌疑人,嫌疑人就是预备真凶.真找不到人的时候,嫌疑人就要顶上,抓错了人是小,耽误升职和饭碗是大.毕竟,警察不是科学家,真相没那么重要.
同时,记者也不是靠功德吃饭的慈善家,惩恶扬善不重要,收视率才是真理.甚至于广大的看客,既不是私人的侦探,也没有谁有兴趣做社会的法官,过程热热闹闹的,结果欢欢喜喜的,什么事也就过去了,在饭碗面前,不存在真理--这是本片在故事附加值上的第一启示,光这一点,值回票价.
6,记者就是编剧,新闻就是小说;
市场为大,观众又总爱看见不人的事,但是,生活的真相总是平淡无奇的,媒体只能添油加醋.所以媒体经常被骂断章取义,只呈现部分事实,还操纵舆论走向.其实骂不着媒体,他们也是受害者.作祟的是人性--是广大看客的人性,是卑劣的人性供养了卑劣的媒体.报道没有戏剧性,看客不看;甚至戏剧性张力不足,故事没讲好,看客也不会看.
都说媒体需要八卦,不需要真相,其实是看客需要八卦,需要娱乐,媒体只是投食.媒体也要生存的,他们不是国家的法秤.人不能一头津津有味吃着八卦,另一头还骂着媒体,为什么要丧尽天良喂八卦给我们,一点都不尊重真相,你说,这是谁的不厚道?其实,娱乐能有多大罪,八卦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媒体的本质是喉舌,它又是谁的喉舌?
互联网时代,曝光率是媒体真正的财富.所以如何去创造曝光率,就成了媒体真正的生存技能,一手的独家新闻成为媒体交易的商品,热点人物/事件成为媒体炒作的黄金.这是种很可怕的情况.为了生存,只还原部分真相犹可,但真要是出于利益,而跟事实对着来,可就是另一种局面了.中国人常说,三人成虎,舌尖杀人.不管是政府的喉舌,企业的喉舌,民众恶趣味的喉舌,要是失去道德控制,就可怕了,这是媒体真正值得担忧的地方.像本片一样,利用一个家庭的苦难捞钱,抓住一个弱者的软弱持续攻击,苦难财也罢,害命财就不发了吧,但愿媒体都有底线,正义公平够不着,怜悯慈悲存一点吧--这是本片在故事附加值上的第二启示,这回就算溢出票价了.
7,文艺是对抗拜金的最后一片阵地;
我们所处的现实情况,金钱是最主流的社会信仰.这种土壤滋生的舆论精神,只有攀比和势利.这就意味着,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只能发端于"别人的苦难",因为民众不想看到他人任何形式的成功,所以这个时代的民众对悲剧保持格外的敏感,甚至可以说是"悲剧自慰"--说不上来为什么,就是乐意别人倒霉,他们越倒霉我越高兴.这是拜金培育的人文精神.
还有更严重的.以求财为基础的固定职业,久而久之,会树立坚定的"求财意识形态".意识一旦形成形态,人会丧失基本的是非判断.假新闻写多了或看多了,人会觉得假的就是真的,真的才是让人不舒服的假的.人会从一开始的崇金拜金,变得真以为"金钱是唯一的正确".真不是危言耸听,这种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利益面前,亲情罔顾,挚友相残.站在这个角度,真要感谢那些在经济上被叫做"迂腐"的文艺创作,不懂得贿赂市场,不投机色情,不喂养八卦,不炒作死人,这些都会让他们的创造滞销甚至夭折,但是,恰恰是这些迂腐的滞销,保守着社会的底线.
8,人间没有真相;
宗教树立人间道德,并把一切在道德上的不合理分辨为罪.但是,带着强烈主观的人类道德不该是分辨善恶的标准.因为道德是种主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判断.有限的生命视角里,总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因果,这种情况下,人类世界存在多少真相呢?建立在道德判断下的真相,又有多大现实意义呢?以本片为例,假如警察和记者都不忙着挣钱,全都奔着真相去,人类世界会更好吗?
不一定.一个媒体人的本分,是迎合人性让观众开心,还是拷问人性,让大家都不开心呢?这两种取向,哪一种更有意义?也许是我们的潜意识定位出现了问题,媒体本该是一种娱乐工具,而不是社会良心,因为没有人能做社会的良心.作家又怎么样呢?无非是新的一代替代旧的一代而已,思维方式,立意基础,永远在变,作家也不是社会的良心.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家之言,有谁的真比别人的真更真呢?大家都是真的,那么,也就意味着大家都是假的了.--时间是社会的良心,也是唯一的生命正确.
9,最后说一点,为什么发达国家的穷人都住着别墅?万恶的资本主义,太腐败了.
10,台词;
魔鬼最愚蠢的罪是虚荣--如果不能让人知道,犯罪还有什么乐趣?
教会对网络没有好感.
怀疑是一种道德责任.
所有作者都是受前人作品的启发,伟大小说家的第一守则就是模仿.同时,邪恶是故事的驱动力,我们必须找到一个献祭的受害者,最好还是无辜的人,主角必须支吾其词,大家都会怀疑他.文学中,人为仇恨杀人,现实中,动机往往是金钱.
凶手通常会犯20个错误,他自己能意识到的有三分之一,大多是由于粗心和缺乏经验.
  • 6.8分 高清

    海岸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7.8分 高清

    我为勾勾狂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下载电影就来比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比兔TV icp123